自酿啤酒很费时间,通常一次需要大约6个小时左右。如果我们没有这么长的空闲时间可以用来酿酒的话,该怎么办?下面就介绍几个用来缩短酿酒时间的方法:

1. 酿造前的预先准备(节省约30分钟)
A)布置 – 有些人没有专门的酿酒空间,所以需要提前准备好酿酒的场地,清理并保证设备良好,把工具分类摆放好,检查好水和电。
B)水 – 确定好要使用的水量,提前把容器准备好,在要使用的水位那里做好记号。另外,如果有必要,请确保水处理的添加剂(比如硫酸钙)已经计算测量好,可以提前添加到容器内。
C)谷物 – 把谷物称重,粉碎。如果担心谷物的新鲜度,就改到加热水的时候开始磨谷物。但要提前保证需要的谷物都已经准备好了。
D)配方 – 我经常会在最后时刻调整配方,尤其是当原材料很充裕的时候。然而,配方应该在酿造前一天就确定下来。不要随意改变,因为这会减慢你的速度。你的配方应该提前打印出来并贴好。
如果能做到这一点,你最少可以节省30分钟的酿造时间。
2. 减少糖化时间(节省约15分钟)
这个方法未必适合所有的配方,但我曾经使用45分钟进行糖化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。随着现今越来越高质量的麦芽,淀粉转化非常迅速。我很想去尝试更短的糖化时间(30分钟),甚至有证据表明有些糖化只需要10-20分钟!在缩短糖化时间的过程中,我还没有发现与以往有太大的区别。我平均会节省15-20分钟。
3. 不洗糟(节省约10分钟)
我之前一直坚持两次洗糟,而且会先让麦汁回流几次,再放进76度的热水进行洗糟。但现在我只在麦汁回流之前加入同等批次量的洗糟水,然后多进行几次麦汁回流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,这能节省大约10分钟。
4. 不冷却(节省约20分钟)
不冷却酿造(non-chill)被一些试图节约水资源的环保主义者提出。除了对环境有重大意义之外,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,还有一个好处是不必担心清洁冷却器。通常需要约20分钟来等待麦汁降到适合投酵母的温度。这个时间受地下水的温度影响很大,因此,实际节省的时间将取决于当地的气候环境。
简单说一下不冷却酿造(non-chill)的方法,首先需要塑料容器,然后热麦汁倒进去封口,自然冷却,等到室温再投酵母,这可能需要12个小时以上,但是其实消毒好器材,染菌几率并不大。有一些报告表明不冷却酿造会使啤酒风味变好。
5. 较小的批次(节省约15分钟)
当我们使用更少的水进行酿造,将会全方面提高我们的效率,比如加热时间和冷却时间。如果你平时酿造40升,那可以尝试20升的批次,每一回批次量的减半都可能节省15分钟的时间。
另一种办法是使用BIAB(Brewing in a Bag),单筒可能意味着更少的清洗与维护。
总共加起来
如果能采用以上方法,应该能够将酿造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以内。